全国服务热线:400-123-4657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今世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及生长趋势——从英国“特纳奖”说起【开云app手机版下载】
添加时间:2023-12-13
本文摘要:今世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及生长趋势——从英国“特纳奖”说起《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李新 靳秋蕊新媒体艺术是一个生长的观点,对其举行界定及叙述是一件相当难题的事情。

今世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及生长趋势——从英国“特纳奖”说起《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4期李新 靳秋蕊新媒体艺术是一个生长的观点,对其举行界定及叙述是一件相当难题的事情。理查德·豪厄尔斯认为其原因在于:“首先,这是一个极具变化的领域,纵然是最时兴的研究,到它成熟时就已经由时了。其次,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已经树立起来的重要文本和经典还很少。

第三,甚至是‘新媒体’的界说还待解决。”20世纪初期,新技术和复合质料的泛起与普及,拓宽了艺术的体现手段,为新媒体艺术的泛起奠基了基础。进入21世纪,新媒体艺术的生长不停地融入高科技元素,包罗人工智能的介入。01今世艺术展览映射下的新媒体艺术考察近年国际展览与奖项发现,在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卡塞尔文献展、巴塞尔国际艺术展览会、德国科隆国际艺术展览会等今世国际权威展览中,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以英国“特纳奖”(Turner Prize)为例,近年来的获奖作品中,以新媒体为艺术创作手段的作品,尤其是Video(视频)艺术作品的数量逐年上升。艺术作品表达的思想也越发多维、深刻、耐人寻味,更具艺术体现力。“特纳奖”(也译作“透纳奖”)作为权威性国际艺术奖项之一,具有艺术界时代风向标的意义。

“特纳奖”是以18-19世纪英国著名画家约瑟夫·马洛德·威廉·特纳的名字命名、由英国泰特美术馆主办的今世艺术展览,自1984年建立。“特纳奖”之所以有影响力,除了前沿性之外,争议性也是一大看点。其中,最重要的争议来自于艺术作品自己。每年的“特纳奖”展览都市引起社会和民众的猛烈讨论。

不拘一格的体现形式,尤其新媒体、新质料元素的逐渐增多,使得这些艺术作品带给观者线人一新之感。这样的艺术作品带给观众的除了视觉上的打击外,另有对艺术看法的解构和公共审美尺度的挑战。

面临这些形式上、前言上、质料上面目一新的艺术作品,有人认为是进步,也有人认为荒唐不羁。2018年在伦敦泰特美术馆“特纳奖”作品展的入口处,放置了一个留言板,上面写满了观众的观展感受。“特纳奖”不惧蜚语蜚语,始终站在艺术的前沿,以逾越时代的高水准去筛选入围作品。2018年英国“特纳奖”展览留言板据统计,近20年的“特纳奖”获奖作品中,新媒体艺术作品共11件,占比55%,具有上升趋势。

这些艺术作品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表达方式及内在看法方面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2018年特纳奖得主夏洛特·普罗哲凭借iPhone手机拍摄的苏格兰乡村酷儿履历影片Bridgit脱颖而出。作品运用动态影像、雕塑、写作和演出等多种媒体和艺术表达方式,探讨关于酷儿的身份认同、景观、语言技术和时间等问题。作品通过对私人生活片段、非线性碎片化剪辑、撰写画外音等艺术处置惩罚,对酷儿的身份举行形貌,体现出强烈的自传色彩。

夏洛特·普罗 Bridgit(2018年英国“特纳奖”获奖作品)新媒体艺术的生长一直紧跟时代的程序。从20世纪80年月的影戏技术到如今对便携式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艺术家不停地将最新的科技前言运用到艺术创作中,突出体现了新媒体艺术的时代性。新媒体艺术始终追随时代的程序,还与最新的人工智能攀亲。

这种智能化生长,令其他艺术形式望尘莫及。冯梦波《阿Q》(“漂亮新世界”展览,2002)新媒体艺术的影响在全世界逐渐扩大,不停地被人们接受和明白。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今世互联网前言对新媒体艺术的影响。

今世公共流传前言即互联网的普及,使艺术的流传更便捷。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相识到今世艺术的生长前沿、走向趋势等,同时信息的高速流传也拓展了公共的视野,提高了公共对新事物的接受度。强大的数据库使人们可以任意筛选艺术资讯,实现云端艺术资源共享。其次,新媒体艺术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新媒体艺术运用先进的科技,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或者情况融入到艺术中,逐渐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在形式与内容上体现出的生活化,增强了观者对艺术的熟悉度、好感度和亲切感,使得观者在浏览新媒体艺术时,情不自禁地被吸引与感动。例如,英国《卫报》评论员Adrian Searle曾评价2018年“特纳奖”展览为一场震撼的影像展览,作品中没有猛烈惊动的局面和跌宕的故事情节,而是对日常生活片段的转换,但正是对这种细节的捕捉和处置惩罚,带给观者情感的触动和共识。

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艺术更成为了一种生活。最后,新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烈的体验感与沉醉性。

科技高速生长的时代,艺术家富厚的想象力和缔造力得以实现。为了使接受主体更好地明白艺术家要表达的意图,艺术家所探索的流传前言、艺术形式、体现内容等因素开始向公共生活靠拢,使用现代技术、生活化形象等举行创作。这种艺术创作将增加到场者的浸入感与体验感,引起观者对作品背后深条理理念的反思。

例如,2019年“特纳奖”获奖者声效艺术家劳伦斯·阿布·哈姆丹的艺术作品Walled Unwalled试图探索声音的作用。在他的作品当中,声音不仅是前言,还是观察工具。作品探讨“团体声学无意识”与形貌声音体验的难题之间的关系。

劳伦斯·阿布·哈姆丹 Walled Unwalled(2019年英国“特纳奖”获奖作品)02新媒体艺术的特征今世新媒体艺术的生长与社会的生长是一个双向关系。社会生长到一定水平,艺术也将发生大转变。新媒体艺术正是将今世艺术的多媒体趋势应用于创作当中,融合今世多领域、多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重新构建人们对世界的感知方式和对艺术的明白,为打破艺术和其他学科间的壁垒提供了突破口,与世界有了脉脉相通的联系。

新媒体艺术在今世所体现出来的特征,可以归纳综合为时代性、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社会性、生活化等。▷首先,新媒体艺术具有多元化与包容性的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多元性体现在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通过对前沿技术的应用来体现与今世社会的联系。新媒体艺术包容着差别前言之间的相互运用和融合,并在此基础上创作出“美”的作品。

北京嘉德艺术中心展出的看法式数字意境展——《美丽·犹在境》(The Worlds of Splendors)以沉醉交互式、虚拟空间、装置艺术和演出艺术等多元化的方式来体现纷歧样的东方艺术,带给观者集视、听、触为一体的艺术盛宴。展览摄取经典作品《千里山河图》《洛神赋图》中的东方意境,转换成三维效果,带观者体验到越发形象、多维的图境。

《洛神霓梦》(“美丽·犹在境”展览作品,2019)▷其次,新媒体艺术具有实验性、虚拟性与逾越时代性特征。新媒体艺术走在时代的前列,具有鲜明的逾越时代性特征。不停融入多种科技手段和形式,突破现有的艺术语言,其所带有的未知性和突破性是推动自身不停生长的内在特质。

同时,新媒体艺术运用的新科技手段所体现出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为艺术家拓宽了想象力和缔造力的表达场域。在艺术作品和观者互动、互融式的联行动用下,虚拟和现实交互,正是未来艺术生长前进的偏向。

例如,在北京798的《十三场梦乡》艺术展览上,艺术家致力于突破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探索运用新科技所带来的艺术表达潜力,借新媒体、影像、雕塑等艺术前言的融合,为观者打造了纷歧样的梦乡。《仙境》(《十三场梦乡》展览作品,2019)▷再次,新媒体艺术具有影响人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及情感体验的能力。新媒体艺术的艺术形象偏向日常生活,拉近艺术与观者的距离,使观者能够更好地明白艺术家所通报出的气力、慰藉和爱。

当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密切水平与日俱增。艺术看法正深刻地影响、改变着艺术鉴赏主体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日本的丰岛美术馆打破了人们对于传统美术馆的印象,将修建与周围生活情况融为一体,同时将今世盘算机技术运用到艺术作品中。

这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艺术享受,更是心灵的栖息,是一种生活。日本丰岛美术馆▷最后,新媒体艺术比传统艺术更能够转达艺术家的艺术看法。

新媒体艺术通过多元化的前言、手段,突破了传统艺术的形态固化特质,使得自己的艺术语言形式不再受限制,比传统艺术具有更辽阔的体现空间,延展了艺术自身及其与观者之间交流互动的空间,实现了资源的跨界整合,从而能够更清晰、更透彻、更深刻地表达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艺术看法。社会学家阿多诺·豪泽尔曾说:“在某种条件下,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社会现实,而且可以批判社会,可以诊断和医治社会的病害。”新媒体艺术从种种视角差别水平地表达着对今世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03今世新媒体艺术的生长趋势艺术总是紧随着时代的程序或者逾越时代,不停前行。今世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充满不确定性、无限可能性甚至是虚幻性的弹性形式语言,正是其显着区别于传统架上艺术的一种未来生长趋势。

新媒体艺术是时代进步的产物。面临当今社会的技术条件和创作情况,艺术家可以使用更多的手段举行创作,并对其差别的质料、形式举行组合或者融合,进而更好地表达他们对社会、对世界、对人类的终极思考,这亦是今世新媒体艺术的未来生长趋势之一。新媒体艺术的生长潜力是庞大的,社会的生长、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是其重要支持气力。面临新媒体艺术的生长,我们应当始终以一种更开放的态度来面临。

今世新媒体艺术与科技技术之间日益密切的关系,可谓新媒体艺术最显着的一种未来趋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今世新媒体艺术在生长历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例如,新媒体艺术受制于科学技术手段,导致作品的艺术价值被一些外在的形式因素所冲淡;另外,科技手段的植入,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娱乐化,但同时也使艺术出现出泛娱乐化的趋势,缺乏艺术自己应该有的感感人、感动人心的温度与人文眷注。因此,对于科技与艺术二者之间的关系,需辩证地分析;对于新媒体艺术的未来生长,更不能过分依赖科技手段。

李新(左) 靳秋蕊(右)*作者:李新 靳秋蕊 单元: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本文系《中国文艺评论》杂志所刊约万字理论评论文章精简版*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履历论视域下中国艺术理论话语体系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9BA011)阶段性结果《中国文艺评论》主编:庞井君责任编辑:韩宵宵杂志投稿邮箱:zgwlplzx@126.com中国文艺评论新媒体总编辑:袁正领审核:胡一峰美编:木子。


本文关键词:开云app手机版下载

本文来源:开云app手机版下载-www.dandanfun.com